首页 首页 >  文章资讯

市值蒸发一万亿!腾讯遭遇中年危机?

发布者:用户15******706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8-15 21:50:10    浏览次数:75次

  14年长途奔袭,股价从3.7港元一路暴涨到475港元附近,然后掉头急转向下,不到半年时间就跌去四分之一,市值缩水1万亿人民币。没错,这就是腾讯公司在二级市场的遭遇。


  腾讯股价走势今天下午港股闭市后,腾讯控股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,报告期内营收736亿人民币,同比增长30%,利润179亿人民币,同比下降2%。今天和昨天,腾讯股价分别下跌了3.61%和3.43%。


  腾讯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


  今年是腾讯成立20周年,但种种迹象表明,20岁的腾讯,正在迎来自己的“中年危机”。


  一、腾讯的“中年危机”


  越过山丘,才发现无人等候。今年3月,腾讯市值达到巅峰4.5万亿港元,随后一路跌跌不休到如今,只剩3.2万亿港币,短短五个多月,就蒸发掉了2个“拼多多+京东”的市值。


  腾讯无疑是一家杰出的公司,中国人使用最多的10个app,其中四个出自腾讯之手(阿里占有四席,百度占有两席),QQ、微信革新了10亿人的通讯方式,创造了小程序和自媒体的繁荣,它的游戏业务也给无数玩家带来快乐,但是它还称不上“卓越”。


  相比苹果、Facebook等,腾讯似乎少了一些霸气,缺乏开天辟地舍我其谁的胆魄,也没有发自肺腑开拓创新的勇气。腾讯20年高歌猛进的增长法宝之一,说好听点叫微创新,说难听点叫copy,这样的公司在有对标者的时候顺风顺水,一旦到了无人区可能找不到北。


  就在今年3月,腾讯遭遇大股东Naspers减持。Naspers以每股405港元抛售了1.9亿股腾讯股份,持股比例从33.2%降至31.2%,这是它投资腾讯17年来的第一次减持。当时,马化腾回应说:“大股东坚守了十多年,前几天才卖了一点点,还一直说三年之内不会再卖。”


  而在2017年,马化腾就曾抛售800万股腾讯股票,套现逾27亿港元。从腾讯2004年上市算起,他累计减持了1.7亿股,总共套现237亿港元,持股比例从14.43%降至8.63%。


  没有谁比大股东和创始人更了解他们的公司了,当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套现,意味着什么?


  首先,最赚钱的游戏业务增长乏力。游戏是腾讯的支柱,是带来滚滚财源的现金奶牛,一款《王者荣耀》打遍天下无敌手,然而自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,腾讯的游戏业务收入占比下就降到了50%以下,2017年第三季度,王者荣耀的日活用户、月活用户双双出现下滑。


  今年第二季度,腾讯pc端电脑游戏收入129亿元,同比下降5%,腾讯把原因归结为“用户将时间向手机游戏转移”。智能手机游戏收入176亿元,同比增长19%。尽管智能手机日货用户取得两位数的同比增长,但是由于部分游戏尚未商业化,腾讯从每个用户身上赚到的收入反而减少。


  由于监管原因,《绝地求生》还在等待审批,《怪物猎人世界》紧急下架,还在依靠《王者荣耀》支撑局面,青黄不接的问题就没有得到解决,因此也没法摆脱吃老本的局面。


  第二、即时通讯业务面临增长天花板。腾讯并未单独公开微信的用户数据,而是把微信和wechat合并统计,二者用户同比增长9.9%,达到10.57亿。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:2018年6月,微信月活用户达到9.3亿,同比仅增长1.6%。中国移动互联网总共11亿用户,留给微信的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,这加大了微信小程序、朋友圈广告等商业化的压力。


  QQ月活用户8亿人,比前一年下降了5.5%,QQ空间月活5.48亿,下降9.5%。QQ唯一的亮点是,智能终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7%,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21岁以下的青年人。


  QQ及QQ空间月活跃账户同比下降


  第三、新业务还在培育期,面临巨大变数。腾讯遭遇跨界打劫,即时通讯业务所占用户时间被短视频蚕食,腾讯紧急复活了休克已久的短视频业务微视,但是目前还无法独当一面。


  第二季度,腾讯云业务收入翻倍,原因是加大了金融、零售、市政等领域的渗透力度,并进行全球化扩张,目前已进入全球45个区域,今年5月跻身“全球七大云服务商”行列,但不久前因为操作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用户数据清零,引发了企业用户对其数据安全性的担忧。


  第四、投资大幅消耗现金储备,发生质变还需要持续投入。搜狗、阅文、虎牙、拼多多等被投资企业的纷纷上市,让腾讯从财务上赚了个盆满钵满,但是“多角化”的投资布局大多停留在资本+流量合作的层面,并没有在战略上形成合力,更没有在具体业务上达成共振。


  作为腾讯电商布局的两大代理人,京东股价自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40%,而不久前上市的拼多多也遭遇过山车,股价也从最高26美元回落到发行价19美元附近,跌幅超过了40%。


  下半年,腾讯进军新零售的另一个代理人美团点评将登陆香港股市,目前估值据说已经从600亿缩水至350亿美金,为了做大收入规模美团连续三年提升商户佣金,暴露出巨大的风险敞口。


  令腾讯如鲠在喉的是,在短视频、内容、游戏等领域遭遇了今日头条的凶悍进攻,竞争局势变得十分紧张,一向老成持重的小马哥也放下身段,亲自与今日头条老板张一鸣对阵。


  当然,腾讯的亮点也不少。截至2018年6月末,腾讯移动支付月活用户就超过8亿,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40%。受益于腾讯在新零售领域的广泛布局,移动支付深入渗透到线下小额高频交易,线下支付笔数同比增长280%。此外,腾讯视频订购用户数达7,400万,同比增长121%,带动视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6%。微信小程序、朋友圈的商业化也推动社交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5%。


  二、算法之争:腾讯vs头条


  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,表面上是流量的竞争,本质上来说则是对用户时间的争夺。


  2018年上半年,中国新增2300万移动互联网用户,用户总规模突破11亿。一方面增速在放缓,上半年只有0.4%,另一方面增长马上见顶,用户规模距离14亿人口上限不远了。


  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留给互联网公司的增量空间趋近于零,它们不得不在存量空间搏杀了。


  作为流量大户的腾讯首当其中。过去一年,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最大的变化是,腾讯系app占用的用户时长第一次跌破50%,下滑6.6%,刚好是被今日头条啃了一个大口子。


  为什么投入30亿弹药复活微视这个弃子?为什么不遗余力上马趣头条?微信公众号为什么改成信息流?今年上半年,腾讯至少80%的业务部署,都有一个明确的敌人——今日头条。


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17年张一鸣还是马化腾乌镇饭局的座上宾,转过年来就成了针锋相对的死敌。


  正如外卖干掉了方便面,短视频也打破了“qq+微信”对中国网民时间的主宰权。


  2018年,平均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在网上花了5小时,看短视频的时间比前一年增长了4.7倍,短视频用户规模突破了5亿,平均每2个互联网用户中就有1个是短视频用户。


  基于算法的推荐机制,让今日头条成了短视频领域的大赢家,抖音+西瓜+火山的组合,一举改写快手一家独大的局面,抖音一年时间用户规模暴涨14.7倍,强大的爆发力连腾讯感到莫名的震撼。


  于是,腾讯迅速复活微视,微信全面封杀外部短视频的同时,对微视网开一面。一年时间,微视的用户规模就暴涨266倍。腾讯用户基数足够大,稍微开个流量入口,就能扶持出一个拼多多,何况还为此准备了30亿真金白银,微视再没有什么起色,可就说不过去了。


  腾讯的强项在产品,QQ、微信、王者荣耀,单个产品的估值和盈利能力,完全顶得上一家独角兽公司。腾讯的公司文化、战略和组织结构也是以产品为中心,比如内部的赛马机制,三四支队伍分头行动,攻坚一个课题,谁做出成绩谁就掌握了话语权。这种成王败寇的内部竞争机制客观上催生了大批出色的爆款产品,但是硬币的另一面则是缺乏原创的动力,只有看到市场上已经出现确定性标杆的时候,才投入优势资源和兵力进行追踪模仿,做成了皆大欢喜,做不成就换下一个,从QQ、微信、腾讯微博、趣头条、微视,都是这个机制的产物。


  今日头条的强项同样也是产品,产品的原创能力却领先腾讯好几个百度。理工男出身的张一鸣是增量创新的好手,用一套娴熟的算法机制颠覆了网易、新浪、腾讯主导的门户时代,今日头条异军突起,抖音、西瓜、火山三兄弟的爆炸式增长,再一次复刻了这套成功模板。


  显而易见,微视是一个资本+流量催肥的产品,相比抖音、西瓜、火山,它不缺钱,更不缺用户基础,它缺的是灵魂——基于用户兴趣的算法推荐能力,而不是照猫画虎的模仿。


  三、远水不解近渴的战略布局


  游戏增长不给力,社交进入瓶颈期,短视频等新业务还在不断伸手要钱,腾讯进入青黄不接的周期。


  更要紧的问题在于:高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失去了速度。今年上半年,中国移动互联网新增用户只有2300万,未来只会越来越少,去哪儿填补越来越大的增量缺口?


  答案是投资。为了找到未来的渡口,腾讯在过去七年,投资了600多家公司,仅仅在新零售领域,就有家乐福、京东、美团、拼多多、步步高、永辉超市、每日优鲜、红旗连锁等十余笔投资。


  你会发现,除了流量与资本层面的合作,腾讯与这些被投企业的化学反应很少,它们除了带来一些投资收益,对于腾讯本身无论是战略协同,还是业务协同,作用都十分有限。


  从年初至今,步步高的股价已经跌去一半,永辉超市也跌掉了40%,红旗连锁的股价则长期低迷,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入股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至今,高鑫零售股价已上涨20%。


  有人指责腾讯创新乏力,最后不得不玩投资。其实,投行化本身并没有问题,问题在于投资了那么多企业,只是停留在数量的堆叠,并没有引发质变,背后的原因才更值得深思!


  今年3月,腾讯发布2018年一季度财报的时候,马化腾就曾对投资人发出盈利预警:


  “我们正在大幅增加于视频、支付、云、人工智能及智慧零售等领域的投资,这将会在短期内对我们的盈利有些影响,但我们相信这些投资能为我们带来长远价值及增长机会。”


  投资考验的是战略远见。说的直白点,过去的投资就是为了而今天服务的,今天没有新业务接力,一定是战略上出了大问题。这个时候,未来的长远价值和增长机会完全指望不上。


  同样是做投资,阿里巴巴就有着明确的战略构思。比如今年95亿美金收购饿了么,最直接的好处是,帮助阿里巴巴拿下星巴克的战略合作,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本来生活服务领域的全面布局。相比腾讯“多中心的散弹式”投资布局,阿里投资的背后是层层递进的战略布局,每一笔投资都伏笔着下一步乃至更长远的规划。对阿里来说,投资只是第一步,流量也是小意思,关键的是数据对接、是体系协同,做不到这一点,生态赋能就是空话。


  数据对接难如登天,腾讯选择绕道而行,阿里直接啃硬骨头。阿里投资高鑫零售后,花了巨大精力打通大润发的系统。星巴克之所以加入阿里阵营,也是看中了阿里生态的数字化赋能。接下来饿了么+口碑+盒马鲜生+hellobike的业务组合,将让新零售爆发出真正的威力。


  做企业最怕的是,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,阿里的“履带战略”,可以让它不断有新的业务冒出来,接力赛跑,比如菜鸟物流、蚂蚁金服、阿里云……一环接一环,轮动式增长。


  靠着社交+游戏两条腿,腾讯一口气跑了20年,到了山顶喘气的时候才发现:没有多少力气下坡了。

https://yyk.familydoctor.com.cn/21222/newslist_7_1.html


https://yyk.familydoctor.com.cn/21222/newslist_3_1.html
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35760480@qq.com ,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。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,转载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不代表平台观点,涉及言论、版权与本站无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