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砖贴完可别急着结账,验收不过关,后续开裂、积水、刮脚等问题能把人折腾到崩溃。我家装修时跟着监理师傅跑了十多户工地,总结出这份超实用的验收清单,津鹰陶瓷(http://www.jinyingtaoci.com/)教您5 个检测方法都是老师傅手把手教的 “真功夫”。
瓷砖铺贴看似完工,实则是质量 “大考” 的开始。平整度差会导致积水、磕碰,空鼓多容易开裂脱落,这些问题入住后才发现,返工成本成倍增加。下面这 5 个验收方法,工具简单、操作易懂,自己就能当 “质检官”。
瓷砖平整与否,直接影响使用体验。我第一次验收时用眼睛看,觉得 “差不多”,结果入住后发现地板像波浪,拖鞋都总打滑。后来学会用专业工具,才知道 0.5 毫米的误差都能被揪出来。
准备一把 2 米长的靠尺和塞尺。验收地面时,将靠尺平放在瓷砖上,横竖斜三个方向各测一次;墙面则垂直、水平放置靠尺。如果靠尺与瓷砖之间有缝隙,就用塞尺测量,国标要求表面平整度误差≤2mm ,相邻瓷砖高低差≤0.5mm 。我家客厅验收时,师傅发现东南角一块砖高出 0.8mm,当场就用打磨机磨平了,不然以后拖地肯定卡拖把。
没有塞尺也有土办法:剪几张 A4 纸,厚度约 0.1mm,把纸塞进缝隙,能轻松塞进去两张以上,就说明误差超标。这个方法我在老家装修时试过,连瓦工师傅都夸 “灵光”。
空鼓是瓷砖的头号杀手,我家亲戚家的瓷砖,就是因为空鼓没查出来,某天突然整片脱落,差点砸伤人。学会 “听声辨空鼓”,能救命更能省钱。
准备一把小锤子(或钥匙、螺丝刀柄),从瓷砖边缘开始,按 “井” 字格顺序轻敲。声音清脆说明铺贴密实,发出 “咚咚” 的沉闷声,就代表有空鼓。单块瓷砖空鼓面积不能超过 15%,边角处不超过 10%,全屋空鼓瓷砖数量不能超过总数的 5% 。
我家卫生间验收时,师傅发现淋浴区一块砖边角空鼓,立马用注射器注入瓷砖胶补救。要是没发现,洗澡时热水一泡,瓷砖迟早脱落。对于空鼓严重的瓷砖,必须拆除重贴,别信商家 “不影响使用” 的鬼话。
瓷砖缝隙没留好,美缝会歪歪扭扭,还容易藏污纳垢。验收时千万别被 “差不多” 糊弄,我家第一次铺砖,师傅偷懒没卡缝,美缝做完像蚯蚓爬,最后只能铲掉重做。
准备一把游标卡尺,测量缝隙宽度。普通瓷砖缝隙宽度建议 1.5 - 2mm,仿古砖、木纹砖可适当放宽到 3 - 5mm。同一空间内,缝隙宽度误差不能超过 0.5mm 。检查时随机抽取 20 处缝隙测量,我家客厅 800×800 的地砖,师傅用激光标线仪定位,缝隙误差都控制在 0.3mm 以内,视觉效果特别整齐。
没有卡尺就用十字架卡子对比,把卡子塞进缝隙,能轻松滑入且不晃动,说明宽度达标。另外还要检查缝隙是否贯通,有些师傅偷懒,角落缝隙没留够,美缝根本填不进去。
卫生间、阳台瓷砖要是排水不畅,每次洗完澡都像 “发洪水”,我家楼上邻居就因为这个问题,地板长期泡水导致变形。其实验收排水坡度,一瓶矿泉水就能搞定。
在淋浴区、地漏周围倒半瓶水,观察水流走向。水应该在 30 秒内全部流进地漏,且瓷砖表面无明显积水。也可以用纸巾测试:把干纸巾铺在瓷砖最低处,等 1 分钟后拿起来,纸巾如果潮湿,就说明有积水。我家卫生间验收时,师傅特意把地漏附近瓷砖压低 2mm,水流速度明显更快。
如果发现排水慢,要及时返工调整坡度。千万别信 “用久了就好了”,坡度不对,用十年也改变不了积水问题。
瓷砖边角处理最能看出师傅手艺,我家第一次装修时,橱柜背后瓷砖切割毛糙,结果橱柜安装后总掉木屑。这些细节不注意,入住后全是糟心事。
用直角尺测量阴阳角,误差不能超过 2° 。检查瓷砖切割面是否平整,不能有崩瓷、缺角。我家厨房验收时,师傅用放大镜查看台面边缘的瓷砖,发现一处 0.5mm 的小缺口,当场就换了新砖。
对于异形切割的瓷砖(如包管道、过门框),要看切口是否光滑,拼接处是否严密。我家阳台水管包管的瓷砖,师傅用 45° 倒角拼接,缝隙几乎看不见,比直角拼接美观太多。
瓷砖验收就像给新家做 “体检”,这些看似严苛的标准,都是为了日后几十年的省心。验收时别怕麻烦,带上清单逐项检查,发现问题当场要求整改。毕竟瓷砖贴好后再返工,材料费、人工费都是小事,耽误的时间和精力才最让人崩溃。记住,验收多花半天时间,入住少十年烦恼!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1830498703@qq.com
,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。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,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不代表平台观点,涉及言论、版权与本站无关。